“在急救车上待了一天一夜,累吗?”
“没感觉了,就是脸勒的真疼。”
“给你拍照留念要不要?”
“不要了,太丑了,诺,看我的手都成老太太的模样了。”
……
急救护士刘妍在刚刚结束一趟长途转运工作后跟同行的急救医生陈衍斌聊着天,等待返程。此时是2月10日上午10点,距离这趟出诊的开始时间有11个小时了。
2月9日晚上11点多,在接到从兴国接收重症确诊病例到南昌去的通知后,我们的急救人员立即穿上防护装置,冲上急救车,驶入寂静的夜色中。深夜3时30分,将患者小心翼翼搬上急救车后,刘妍开始了忙碌,为患者开心电监护、微量泵注射、上呼吸机、静脉输液……因为患者病情危重,血氧不太好,刘妍一直紧盯着心电监护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陈衍斌则根据患者的情况不断地调节呼吸机的参数,保证患者呼吸顺畅。因为身穿厚重密闭的防护服,不一会,他们贴身的衣物都汗湿了,黏着身上。由于急救车开启了负压装置来净化空气,车内不能再开空调,医护人员穿着汗湿的衣服在春寒料峭的深夜里冻得上下牙直打架。跟车的兴国ICU医生忍不住感叹“你们急救工作真是太辛苦了,在路上奔波、移动作业比我们ICU累多了,我这坐了一个多小时就难受的不行。”“职责所在呀,我们习惯了”陈衍斌笑着回答。
清晨7点多,急救人员终于到达南昌指定医院,和医院的工作人员一起,一路小跑,将患者送进隔离病房。办理交接手续、洗消车辆、脱防护服、手消……又是一阵忙碌。这期间,连续作业24小时未歇、头晕恶心的刘妍没忍住,对着垃圾桶呕吐起来、边吐边哭……
“我们真的太累了。其实在昨天白天,我们已经跑了一趟八小时的长诊,从中午十二点到晚上八点,等于中间我们就三小时的时间整顿,换洗、喝水、上厕所、泡泡面,又开始了晚上这趟长诊。”司机赖红星告诉我们“一开始接确诊病例心里特别害怕、特别紧张,还要保持长时间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开车,压力很大,但后面慢慢地也习惯了这种苦与累。每次结束任务脱下防护服那一瞬间都是一次新生,好像重新活过来了一样。”
回来的路上,赖红星在前头开车,刘妍和陈衍斌在后车厢已经累的睁不开眼,斜靠着座椅,顾不上形象问题,以别扭的姿势沉沉睡去……
我们闻之色变的“疫情”
却是他们的工作日常
在面对高强度工作时
赣州急救人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
守护着群众安全的防线
守护着身后的万家灯火
致敬“最美逆行急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