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27,当人们都沉浸在甜甜梦乡之时,赣州市医疗急救中心的报警电话响起,“盘龙发生一起车祸,患者急需救治。”一小时前刚抢救完一名高热抽搐患者回到中心的急救护士组组长谌向洋,检查完设备还没顾得上喝口水便立马背上设备跳上救护车前往救护现场。这已经是前一天8:00开始接班后,谌向洋第6次出诊抢救患者。到达现场后,谌向洋迅速检查患者伤势,为其按压止血,将患者抬上救护车后,谌向洋一路不停地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吸氧,建立静脉通道送至医院。在医院完成患者交接回到中心时已近天明。
无论严寒酷暑,无论白天黑色,无论城区荒野,急救电话一响背上急救设备立马出发,与时间赛跑,为生命赢取时间,是谌向洋的工作常态,也是市医疗急救中心所有急救护士的工作常态。患者可能都不记得他们的面容,也来不及说声谢谢,他们便已经奔赴下一个急救现场。“只要能让患者尽早脱离生命危险,再苦再累都值得。”市医疗急救中心平均年龄只有24岁左右的护士组成员们如是说。
作为急救患者的第一道救护者,市医疗急救中心的护士们除了要掌握应急救护技能,还需具备体力和耐心,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随时绷紧神经,准备出发,踏上救护生命的无烟战场。
用速度、技能和体能 为抢救生命赢取时间
抢救患者刻不容缓,未接诊时, 24小时待命,急救电话一响,不管是吃着饭,还是在睡梦中,急救护士都会条件反射般迅速进入救护“战斗”状态。
要是吃着饭接到任务,饭碗一放立马出发,一顿饭经常要分几次才能吃完;晚上出诊时,为了抢时间,抓起衣服套上就走,时不时会把外套扣子给扣错……就是在这样的条件反射中,接到急救电话后,救护人员基本在一分半钟时间内完成所有准备工作,迅速出发。
急速赶到患者身边,实施一系列急救措施后,已经消耗了不少体力的急救护士还要承担起担架工的角色。“市中心河套老城区不少楼房都是没有电梯的,楼梯也非常狭窄,这时候就只能靠人力把患者抬下楼。”市120急救护士组护士长告诉记者,有一次组里一名急救护士出诊,患者是一名居住在老城区8楼的独居老人,因为楼道过于窄小,担架不便通行,救护人员便将老人从8楼背到了救护车上。而类似这样,一边背着一二十公斤的急救箱,一边抬着担架,抑或背上患者下楼的经历,对于市120急救护士组的护士们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把患者送上急救车,并不代表急救护士就能松上一口气,为了争分夺秒抢救患者,急救护士在快速行进的急救车内为患者进行救治:包扎止血、吸痰、测血糖……“最困难的是输液,车上不比平地,且有些患者还存在不稳定因素。”市120急救护士组护士长告诉记者,在车上,为寻找更好的稳定性,急救护士必须跪在病人的担架旁,一边握住病人的手臂,一边透过车窗观察前方路况,瞅准时机在迅速输液穿刺、注射。
当患者送到医院,完成交接后总能休息会了吧?不,根据记录,市医疗急救中心急救站平均日出诊量53次,平均每次出诊约半个小时,值班护士一天的最高出诊量达19次,这几个数字意味着急救护士每趟出诊都是在返站途中又接诊,中间并无休整时间。
用真心、爱心和耐心 呵护患者生命健康
见到谢红英的时候,还能看到她架着眼镜的鼻梁骨有点倾斜凸起。8月16日,90后急救护士谢红英接到出诊任务,护送一名脚部做了大面积移植手术的患者前往信丰县人民医院,到达目的地后,为保证担架上的患者安全着地,谢红英不慎从救护车上摔下,鼻梁重重地撞向地面,鼻子肿胀流血不止,但为了早点为患者办理好交接,谢红英忍着痛办完手续才对自己的伤口进行处理。回到市急救中心后,谢红英坚持值完晚班,直到第二天早晨交接班后才匆匆赶往医院检查,检查的结果是两侧鼻骨骨折,医生建设先卧床休养,如红肿无好转则需手术治疗。护士长了解情况后让谢红英休假治疗,但谢红英却笑着说:“目前中心急救人员那么紧张,这点伤也不影响出诊,等受不了再休息。”这位倔强的90后护士带着伤毫不犹豫地又投入到一线急救工作中去。
120急救工作环境复杂,突发情况多,但面对患者,他们义无反顾,用责任更用真情付出,从急救患者出发,筑起守护患者生命健康的堤坝。
一次,急救护士谢瑶瑶接到出诊任务,转运一名脑外伤患者前往崇义县。为了避免行车途中的颠簸对患者造成伤害,谢瑶瑶一直用手轻轻托着患者的头部。救护车在行车途中遇到一辆突然窜出的机动车,救护车司机紧急刹车,车内人员惯性前倾,谢瑶瑶为保护患者,迅速用双前臂护住患者头部,而自己的头部却直接撞向救护车内壁,导致头晕、鼻出血。谢瑶瑶含着泪用纱块擦干口鼻处的血迹,戴上口罩坚持把病人安全送到了目的地。返回市医疗急救中心后,谢瑶瑶前往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脑震荡。
刚加入市120急救护士组不久,邓红梅一天晚间接到任务护送一位危重病人前往上犹,因山路狭窄,工作一天未吃晚餐的她和同事只能下车徒手抬着病人前行,邓红梅一手举着输液瓶,一手帮忙抬着病人,走了半个多小时候,邓红梅感觉头晕不适,但依然坚持把病人送到了家,在返回的路上,邓红梅终于体力不支晕倒在田边水沟里。
市120急救护士组一成立,80后护士辛小云便成为其中一员。辛小云女儿三岁的时候,丈夫因工作需要常年在外地,她便独自一人照顾2岁多大的女儿。有一天深夜,本是轮休的辛小云接到出诊任务,有一位前置胎盘、特殊血型的孕妇临产需要紧急送往医院。看着已进入梦乡的孩子,想想危急的患者,辛小云毅然转身锁好门与同事一同出诊。当她把孕妇安全送至医院回到家后,看到年幼的女儿因解完大便不会擦屁股,蹲在卫生间眼巴巴等她回家。
……
在市120急救护士组,坚守岗位、守护患者、舍小家为大家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他们时常忘记喝水,错过吃饭,没时间休息,虽然年轻却都患有或轻或重的胃病和腰损伤。“这是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的职责。当时觉得苦,回头想想其实也没什么,我们只是做了我们该做的。”面对记者的采访,急救护士们无一例外地如此说道。
用行动、胆识和担当 直面各种复杂情况
由于120急救工作的特殊性,救护人员的工作环境不可预见,街头闹市、荒郊野岭、事故现场等都有可能是急救人员需要奔赴的地方,醉酒、自杀、斗殴、癫痫等各种情况也隐藏着威胁救援人员安全的因素。
“情况再危急、再复杂我们也不能逃避,更无法选择。”市120急救护士组护士长告诉记者,护士组里以女性居多,通过一次次的急救活动,这里的年轻女护士一个个都蜕变成了急救“女汉子”,能够从容面对各种复杂急救现场。
有一次,急救护士谢红英接到任务出诊救治一位刀砍伤的病人,到达事发现场楼下,发现肇事者还在现场没有离开,伤者因为害怕,趴在阳台的遮雨棚上,满身是血,十分虚弱。谢红英二话不说迅速上前为病人止血、包扎、输液。
急救护士陈珍珍一天深夜出诊,前往高速公路一三车相撞交通事故现场,到达现场后,浓浓的汽油味扑鼻而来,一辆车的油箱因撞击破损,汽油漏了一地且还在不停地滴漏。是否会发生爆炸的想法在陈珍珍脑中一闪即逝,顾不上多想便投入到救援工作中,其中有一名伤者被压在车中无法移出,陈珍珍只能和医生慢慢爬过严重变形的车窗接近患者开展救援,伤者因严重骨折疼痛难忍,陈珍珍一边为其输液一边不停地用话语进行心理安抚。
“作为急救护士必须迅速控制自己的情绪,也要对未知情况做好一切心理准备。”陈珍珍告诉记者,有一次她和同事前往兴国转运一名高热不退的患者前往赣医一附院,患者最终被确诊为感染了禽流感。当接到通知,她和同事需要隔离观察时,陈珍珍坦然收拾好换洗衣物进入隔离室,所幸观察一段时间后均无被感染迹象。
“当患者被安全及时送到医院,当不间断地做心肺复苏后患者的心脏重新跳动,我们的心里都会有种特别欣喜。”市120急救护士们告诉记者,能用自己的技能、汗水和付出赢得抢救成功的希望,换来患者的安康,就是最大的幸福。
中心护理组护士工作点滴:
只要患者的一个电话不管天晴下雨,不管逢年过节,不管严寒酷暑,我们都在最快的时间赶到需要我们的患者身边,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使命!它承载的也许是一个人的希望、一个家的希望,面对即将死亡却因我们的急救而得到生存机会的患者。那种成就感,无法用语言叙述。
生命如此脆弱和不堪一击,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也许可以延伸我们生命的宽度,伸出你有爱的双手,那么你就是天使。
战斗在生命的最前沿,在这平凡的岗位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不管风雨、坎坷,都没有改变我们急救人的追求。
中心急救驾驶员
忘了这是第几次出车,忘了这是第几次提着急救箱抬着危重患者从狭小的楼道中出来,绿色的急救服就这样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一遍又一遍......急救事业是伟大的!它需要无私地奉献,默默的承受!
急救护士只是中心急救中的一个缩影,让我们来看看急救医生工作的点滴。
不管风雨、坎坷,我们凭着对急救事业的执着追求,默默奉献,用我们的青春谱出赣州急救新乐章。
急救人犹如医疗现场的“排头兵”,战斗在最前沿肩负着病人的希望家属的重托。我们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不能麻痹大意,不分昼夜,顶寒风,冒酷暑、淋大雨,上山下乡,节假日无休,只为完成每一次急救任务。为患者的抢救成功而高兴,为患者的病情缓解而欣慰,再多苦累也随风而去——这就是急救工作。